用3000字,帮大家厘清豆粕ETF的“长牛 ”逻辑
厘清豆粕ETF的“长牛”逻辑豆粕ETF作为国内首批商品ETF之一,自上市以来便展现出一种“长牛”趋势 ,其净值在三年内上涨了60%多,且最大回撤不到20% 。这一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2019年12月发行至今,豆粕ETF上涨超过120% ,表现尤为亮眼。通过对比豆粕ETF与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可以明显看出豆粕ETF的独立性和潜在的增长性 。这种独立于大盘的走势,使得豆粕ETF成为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性的有效工具。
豆粕作为农产品的一种,其长期上涨永续增长率虽然因种植技术进步和种子改良被压缩至3%左右 ,但仍保持正增长态势。通胀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豆粕ETF可作为保值工具,帮助投资者抵御货币贬值风险 ,保持资产购买力。移仓换月时的贴水收益 贴水机制:由于仓储问题和资金成本,远月合约通常存在贴水现象 。
豆粕ETF值得长期投资,但需注意潜在风险。以下是豆粕ETF长期投资价值的几个关键点:稳定的需求增长:豆粕作为优质的植物性蛋白原料 ,在饲料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肉类消费需求增加,豆粕需求也随之上升 。这种稳定的需求增长为豆粕ETF提供了长期增值的基础。
豆粕ETF一般是可以长期持有的 ,且从长远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投资者是否能从中获利赚钱还取决于他们的投资策略。以下是具体分析:豆粕ETF的长期持有价值 需求稳定增长: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 ,在养殖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美豆收割压力逐渐体现,我国豆粕市场高位振荡谨慎追涨
〖壹〗、近期,我国豆粕市场呈现出高位振荡的态势,这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美豆收割压力逐渐体现的背景下,我国豆粕市场的走势显得尤为谨慎 ,追涨动力明显不足。多因素推动我国豆粕市场短线走强 本周期间,国内豆粕现货费用跟盘在相对高位区间振荡 。
〖贰〗 、美豆走势:美豆市场近期震荡收涨,主要受油脂回落带动技术性震荡总结的影响。短期内 ,美豆市场维持震荡格局,等待南美大豆生长和收割天气的进一步指引。美豆的走势对国内豆粕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因其是国内豆粕的主要原料来源之一 。
〖叁〗、这些天气因素将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从而对豆粕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市场状况 豆粕需求旺季逐渐过去:随着豆粕需求旺季的逐渐过去,市场需求有所减弱。这导致油厂豆类库存压力增大,对豆粕费用构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肆〗、美豆进入天气交易时段 ,支撑费用 近期,美豆市场进入天气交易阶段,由于原油费用上涨 、美国中西部产区播种天气的不确定性以及旧作供应的持续紧张 ,美豆费用再次回到1700美分以上 。在新作丰产确定兑现之前,美豆市场或维持易涨难跌的强势状态。
豆粕期货2405行情走势如何判断
〖壹〗、宏观经济形势、汇率波动和政策调控等外部因素也会对豆粕期货行情产生作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影响大豆的世界贸易需求 。经济增长良好时,大豆的出口需求可能增加,反之则可能减少。汇率波动影响大豆的进口成本 ,如果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大豆成本上升,可能推动豆粕费用上涨。政策对农业的扶持或限制会影响大豆种植和豆粕市场 。
〖贰〗、此外 ,宏观经济形势 、汇率波动等也会间接影响豆粕期货行情。比如汇率变动会影响大豆进口成本,进而影响豆粕市场。投资者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政策变化等 ,结合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来谨慎判断豆粕期货2405行情走势并做出选取 。 供应端影响:大豆种植情况是关键。
〖叁〗、豆粕期货2405合约的行情处于动态变化中。豆粕期货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供求关系,若大豆供应充足,豆粕产量有望增加 ,可能对费用有抑制作用;反之,供应减少则可能推动费用上升。其次是养殖行业需求,畜禽养殖规模扩大 ,对豆粕需求增加,会带动费用上涨;若养殖规模缩减,需求下降,费用则可能承压。
我国豆粕市场基本面呈现改善迹象,聚焦8月美农报告
如果美豆天气题材仍无进展 ,则我国进口大豆后续到港量预期偏低,这将使得国内市场表现强于外盘。需求端:市场对9月之后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仍有趋紧预期,且生猪产能恢复惯性释放对秋季豆粕消费存在支撑 。因此 ,8-9月份期间去库存态势相对明确,对现货以及基差行情利多。
豆粕菜粕基本面分析:整体市场概况 近期,豆粕和菜粕市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整体呈现偏弱态势。美农报告的偏空数据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导致美豆主力合约大幅下跌,进而影响了国内豆粕和菜粕的费用走势 。
油厂大豆库存拐点出现:近期 ,油厂大豆库存出现拐点,豆粕胀库节奏放缓,这有利于现货情绪的改善。现货成交增加 ,购销情绪良好:本周以来,豆粕现货成交情况尚可,市场购销情绪良好,逢低补库明显增加。这有助于基差转稳 ,为豆粕费用的反弹提供支撑 。
美农月报预期:美国农业部将于下周发布11月份供需报告,市场猜测可能上调美国大豆产量预测数据,给盘面构成下跌压力。预计在报告发布前 ,美豆将提前兑现利空,并维持偏弱振荡态势。综上所述,供应端压力增加 、成本端走弱以及世界市场影响共同导致了本周国内豆粕市场的承压下行 。
豆粕三季度费用上涨分析及四季度展望
三季度费用上涨分析 供需合力推动费用上涨 6月至8月 ,豆粕费用在高库存、低利润、低费用的背景下开始上涨。这一轮上涨行情并非偶然,而是由供需双方共同推动的结果。从需求端来看,中下游企业从被动建库逐步转向主动建库 ,需求强劲有效缓解了高压榨量带来的库存压力 。
截至8月6日,连粕主力2109期货合约报收于3577元/吨,较隔夜收盘费用小涨19元/吨 ,约合单日波幅+0.53%,环比则下跌75元/吨,或跌幅05%。现货市场表现:现货市场表现相对积极,主流油厂报价区间为3600-3680元/吨 ,环比上涨10-50元/吨,基差也转势上涨。
豆粕需求旺季逐渐过去:随着豆粕需求旺季的逐渐过去,市场需求有所减弱。这导致油厂豆类库存压力增大 ,对豆粕费用构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库存压力增大:近来,豆粕库存为925万吨,较上周增加5% ,较去年同期增加641%。这一库存水平的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综合以上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豆粕期价与基差或继续呈现跷跷板模式 。当大豆供应压力释放 、现货费用下跌时 ,期价可能回落;而当需求端好转、市场对未来费用预期改善时,基差则可能出现上涨。投资建议 针对当前市场形势,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大豆到港量、需求端变化以及美豆市场的天气状况等因素。
截至上周五(9月16日) ,我国连粕主力2301期货合约报收于3997元/吨,较前一周五收盘价上涨76% 。国内主流厂商豆粕现货费用区间为4800-4950元/吨,周比上涨150-260元/吨,全国主要厂商豆粕现货均价已突破六个月来的比较高水平。
成交量为零 ,基差报价环比上涨28元/吨至2628元/吨,但主力合约基差环比下跌38元/吨至-8元/吨。这反映出菜粕市场同样面临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 。利多与利空因素 利多因素:端午节后,猪价虽有回调 ,但自繁自养以及外购仔猪的企业的理论养殖利润超过300元/头。
豆粕的季节性需求供给分析
豆粕供给的季节特征 9月至10月:此阶段为美豆新作集中上市期,导致豆粕出现季节性的供应高峰,费用逐步走低。11月至次年2月:美豆随着消耗逐步增加 ,大豆费用回升 。但受农历春节影响,生猪集中出栏及养殖企业备货推迟,豆粕费用并未持续攀升 ,2月份处于低位震荡。
豆粕费用的季节性波动主要与进口大豆费用和天气因素相关。具体规律如下:1月份,国内传统节假日期间,终端饲料厂备货减缓 ,南美早熟大豆供应增加,豆粕费用多为震荡。2月到3月初,南美大豆生长季节,天气炒作成为市场热点 ,费用上涨动力增强,美国农业部公布种植意向报告,市场炒作进一步升温 。
下半年(7月至12月):受国产油菜籽集中上市 、供应增加以及水产养殖需求减少等因素的影响 ,菜粕费用下跌概率较大。但需注意,8月至10月期间,由于供应减少和需求增加 ,菜粕费用可能出现上涨趋势。此外,菜粕费用还受到世界关系、进出口政策、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本文来自作者[宋坤亮]投稿,不代表9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hulan999.com/zskp/2025-095426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9号的签约作者“宋坤亮”!
希望本篇文章《豆粕行情走势剖析(豆粕费用走势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9号]内容主要涵盖:9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本文概览:用3000字,帮大家厘清豆粕ETF的“长牛”逻辑厘清豆粕ETF的“长牛”逻辑豆粕ETF作为国内首批商品ETF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