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最委屈的禁止出境文物: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被称为最委屈的禁止出境文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历史地位重要:它是中国早期白瓷的象征,见证了从东汉晚期青瓷到北齐准白瓷 ,再到隋代白瓷技术演进的重要过程。其釉色虽带青,却预示着白色瓷器新时代的开始,对后世白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然而 ,白釉绿彩长颈瓶的尊贵并未因时间的流转而减少,反而因其独特的地位和历史意义,使得它在众多珍品中显得尤为珍贵。尽管它鲜有单独展示的机会 ,但与莲鹤方壶、云纹铜禁等文物共存,更显其历史价值的厚重。它是白瓷发展年代的标志,也是禁止出境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深深关注和研究 。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是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其重要性和特点如下:年代与出土信息:该瓶出土于1971年,来源于河南省安阳市北齐武平六年范淬墓,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外观与工艺:瓶高22厘米 ,口径8厘米,造型规整 、古朴。其胎质细白,白釉泛青且光润 ,腹部有翠绿斑驳,色彩鲜明 。
这件出土自河南省安阳市北齐范淬墓的“白釉绿彩长颈瓶”,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是近来我国发现最早的一件白釉加彩瓷器,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堪称河南博物院里“不是镇馆之宝”的“镇馆之宝”。
河南博物院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藏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件:禁止出境展览的珍贵文物:云纹铜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是九大镇馆之宝之一。莲鹤方壶:造型优美,寓意深远,同样是九大镇馆之宝。白釉绿彩长颈瓶:色彩独特,工艺精湛 ,也是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 。
繁昌窑遗址青白瓷
繁昌窑,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南山的柯家村,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 ,由柯氏兄弟创建。繁昌窑因其产品常被标记为“柯大、柯二 ”,并与“哥窑”有着相似的传说,被学术界归类为“古宣州窑址”。由于历史上繁昌隶属于宣州 ,故有“宣州窑 ”的记载,但为避免产品混淆,现代人们多以地名“繁昌”来称呼这个窑址 。
遗址概况 繁昌窑遗址是一处仍在不断挖掘中的宋代窑址 ,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南郊和西郊的山地丘陵地带。该遗址以烧造青白釉瓷器为主,是北宋五代时期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遗址。其中,柯家村窑址是繁昌窑的主要生产区域 ,具有代表性 。
繁昌窑是一个以烧制碗、盖 、壶、注、杯 、钵、盒等青白瓷生活用品为主的民窑,所烧器 物素雅青白,古朴大方,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现藏于黄山市博物馆的狮座白瓷枕就是该窑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宋时烧造瓷器重釉轻胎,加之技木原因,该窑产品胎质粗厚而釉质却莹润无比 ,透明如玉。
繁昌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昌窑遗址位于繁昌县城南郊1公里的箬帽尖和锥子山北坡下的岗丘上,是五代——北宋时期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遗址。柯家村遗址是繁昌窑的主要集中地,龙窑均依山坡而建 ,山坡下为废弃匣钵、瓷片堆积场,形成东西1公里、南北1公里的遗址分布区,总面积l平方公里。
取暖煤烧琉璃是怎么回事
只能是在燃烧的过程中成灰之前 ,增加炉内的温度可使炉灰变的象琉璃的黑色物质 。11月底,有着近700年历史皇家琉璃窑厂古窑将重燃窑火。年底前,首批古法烧制的琉璃构件正式出窑。走进琉璃渠村 ,记者在古窑改造现场看到,十几位烧窑技术工人正在验收坯窑改造。走进古窑,圆拱形的窑墙微微泛着亮光,这是近700年的烧制留下的印记 。
煤烧推板窑的工作原理是煤在炉膛内燃烧 ,火焰和热气流在档气板的作用下呈波浪形曲折前行,最后通过烟窗排出。琉璃瓦在孔道内从窑头被推入,经过预热段 ,高温烧成段,冷却段后从窑尾被推出,孔道与火焰之间用耐火材料隔开 ,从而避开了烟气对产品的污染。
“一直烧煤是因为烧煤时的火是逐渐升温的,稳定性比较强 。”蒋建国说,门头沟琉璃艺人间流传着“火里求财”的说法 ,“把握好火候,一窑的制品会有80%的完好性,把握不好 ,一窑的东西就全毁了。 ”此前,由于烧煤没出过什么事,厂里也未想过改造生产方式。
琉璃瓦要煤炭 。琉璃瓦是烧煤制作,选取砂石 、煤石、其他矿石或者是粘土来作为原材料。 选好原材料就要进行造泥 ,就是将选取的矿石磨碎成粉末,撒上水让它变得湿润,这些材料被送到钢坯车间进行压制成型。
本文来自作者[谢倩强]投稿,不代表9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hulan999.com/xwzx/2025-07111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9号的签约作者“谢倩强”!
希望本篇文章《【窑火时光中的生活印记,窑火的诗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9号]内容主要涵盖:9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本文概览:【文物故事】最委屈的禁止出境文物: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被称为最委屈的禁止出境文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历史地位重要:它...